转眼进入九月,北方陆陆续续已经开始进行水稻的收割工作,收割是辛苦了一年,农民朋友丰收的季节,一年的劳作将在这个季节得以收获。
水稻适时收获是确保稻谷产量、提高整精米率的重要措施。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青米率增多,产量降低、变差。收割过晚,则会掉粒断穗增多,撒落损失过重, 稻谷水分含量下降,加工整精米率偏低,稻谷的外观下降,商品性能降低,丰产不丰收。所以,瞄准适宜的收获时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一般而言,水稻收获时期是在稻谷的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其含水量在20~25%为适宜。
此时稻谷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稻穗失去绿色,穗中部变成黄色,稻粒饱满,籽粒坚硬并变成黄色,也就是农谚中所说的“九黄十收”,此时就应收获了。在生产实践中,收获后的稻谷一般含水量都比较偏高,为有效防止收获的粮食发热、霉变,产生黄曲霉,应及时将稻谷摊于晒场上或水泥地上晾晒2~4天,使其含水量到14%左右,然后入仓储存。
粮食的贮藏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燥贮藏,在干燥、通风、低温的情况下,水稻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二是密闭贮藏,将贮藏用具及水稻进行干燥,使干燥的谷粒处于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隔绝的情况下进行保存。
吉公网安备 22020202000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