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米厂家的田间管理技术
1,抢耕抢灌,大田整地灌水后立即捞取浮渣,清除浮渣中纹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以及越冬螟虫等,根据品种特性和土质等条件合理密植,稻株返青后加强病虫害的检查,及时拔除病毒病稻株,补上健株。在螟蛾盛发期阶段发动群众及时采除卵块,结合早期耘田,及时拔除恶苗病病株,铲除田边,沟边杂草。
2,加强水浆管理。开好大田四周的“走马沟”,采用浅水勤灌,干干湿湿,适时适当搁田,使稻株青秀老健,增强抵抗力,对控制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白叶枯病,赤枯病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赤枯病发生,应立即排水落干,结合中耕耘稻,促进通气。为控制菌核病和穗颈瘟的发生与发展,后期须经常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不要过早脱水。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根据“少吃多餐”的原则追肥,注意有机肥与化肥以及氮,磷,钾的配合作用,避免因肥水管理不当,造成徒长,贪青倒伏而诱发病虫害。以及翻耕绿肥田。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草木灰或石灰。
4,在贯彻农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剂直接保护。药剂防治必须实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5月,早稻移栽返青后要防治稻飞虱(灰飞虱)和黑尾叶蝉,保证秧苗及时分蘖,避免稻病毒病扩散蔓延,在分蘖期大力开展稻螟的预测预报,下旬做好防治一代三化螟枯心的准备工作和防治一代大螟对早栽早稻的危害。
6月,稻螟以防治一代三化螟和二化螟为主,以单季晚稻为主的地区,早稻和早播单季晚稻秧田要狠治一代三化螟,虫口基数低的提倡人工采卵块和“捉枯心团”,确定对象田重点用药的办法。二化螟要狠治一代,迟熟早稻要特别加强防治,治螟可与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相结合。急性型稻瘟病必须及早抓紧狠治,将它消灭在初发阶段。
7月:早稻以防纹枯病和第二代三化螟为主,6月下旬7月初是纹枯病扩展蔓延时期,应及时适当搁田和用药,控制其发展。双季稻为主的地区,要狠治二代三化螟,全部单季晚稻和生长嫩绿的后季稻秧田以及正在破口抽穗的迟熟早稻田要进行防治。7月中旬是白背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可与防治三化螟结合。早熟粳稻,上中旬要防止穗颈瘟突发为害,单季从6月下旬至本月上旬注意防治叶稻瘟和稻蓟马。7月底晚熟早稻和单季晚稻都应防止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突发为害。本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单季晚稻及后季稻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8月:7月底至本月上旬早稻陆续收割。收割后立即用药喷洒田埂杂草和邻近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的边行稻株,消灭稻飞虱和稻叶蝉,防止其为害。月初要抓紧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的纹枯病,兼治菌核病,上旬是三代稻纵卷叶螟为害时期,应提高警惕及时防治。月底要注意后季稻上三代三化螟枯心的防治,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等。
9月:9月上旬根据单季晚稻生育期,结合虫情分期分批防治三代三化螟白穗,同时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苞虫等。9月上,中旬为中稻稻褐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应加强普查,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