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万昌大米,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特产,地理标志产品。
万昌大米是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所产大米,位于北纬43°,是黄金水稻带的中央,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水源充沛,万昌镇是“粳稻贡米之乡”,万昌镇粳稻种植面积居全国乡镇水稻种植面积的第二位,被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评为金奖产品。
2014年07月09日,原质检总局批准对“万昌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清代,钦马河与岔路河下游之间的三角地带(今永吉县岔路河镇、万昌镇)称西北甸子,曾经是饲养军马的牧场,称为西马场,经多年开垦,渐为耕地,以种植高粱、稗子、粳稻等抗涝作物为主,尤以粳米驰名省内。岔路河西北甸子的粳米以色白、光润、适口而著称,民间有“万昌之大米可煮三次,味不改,饭粒亦不破,谓之顶三水”之说。万昌大米名称有史料记载源于《永吉县志》第四篇第三章《作物分布、产量》一节《粮食作物》。原文为:1985年农村人均生产水稻1115公斤,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水稻2703公斤。万昌大米以其色、香、味、形,打入吉林、长春两市的农贸市场,并享有盛誉。
生产情况
2012年,万昌大米在永吉县市场占有率达到90.6%以上,长春市场达到12%,吉林省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5%。共有万昌大米加工企业40多家,稻米年加工能力30余万吨,产值超过11亿元。万昌大米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和地区。